陌生人讓你的生活更好





當我們希望完成的事無法單獨完成時,就需要一群人共同合作。有許多方法讓群體從事大規模或複雜的活動,但對大規模、長期性的工作來說,主要的機制來自兩方面,第一是民間部門,推動工作的團體可以集合一群人完成活動,而且支付這些人的成本必須低於在市場上出售產品的價格。(這是企業的世界,今日大部分的汽車就是這樣建造的。)


第二是公共部門,僱用是出於有義務合作完成被認為有高度價值的事,即使無法從市場獲得報酬。(這是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世界,大部分的道路是這樣建造的。)


過去一世紀來最熱烈的政治辯論就是,如何平衡這兩種模式互相競爭的價值。其結果是,在被視為純公共部門最大化選項的共產主義崩潰,以及福利國興起調和了純市場的觀念後,兩方已逐漸輻合在一個寬廣的中間地帶,在不同的國家創造出各種公共與民間部門的組合。


然而,除了管理機構和市場,還有第三種群體生產的機制。社交生產是一個群體為其成員創造價值,不用價格訊號或監督管理來協調參與者的努力(這是朋友與家的世界,野餐就是這麼發生)。


社交生產並未包括在二十世紀熱烈的政治辯論中,因為人們可以利用閒暇時間為彼此生產,且不透過市場或管理者運作的活動極少。


兩件事的發生終結了這種共識。第一,行為經濟學顛覆了人類總是以理性來決定價值,也就是競爭市場的想法。事實上,我們一點也不理性,我們是「可預測的非理性」(借用亞瑞利﹝Dan Ariely﹞二00八年精彩的行為經濟學著作的標題),而市場卻是個特例,只有在緊密控制的條件下才有效。正如在「最後通牒」遊戲裡,即使沒有錢可賺,預設的人類行為卻有賴於參與者彼此互相尊重。第二(正在進行式),真正的大眾媒體之崛起,促使群體協調的合作成本變低,而許多社交生產的界線也逐漸模糊不清。


哈佛法學教授班克勒(Yochi Benkler)稱這種機制是「共有式的同儕生產」,由參與者共同擁有或共同加入某項計畫,且由具同儕關係的團體所創造,其中沒有管理階級。如今,我們的媒體環境已加入數百萬名新的參與者,大幅擴展這種生產的規模與範圍。雖然在大規模創造機制中,市場交易與管理階級向來是帶來卓越成效的因素;但現在,我們可以將這種類型的社交生產也列為達成卓越成效的手段之一。


把人類集合的閒暇時間運用在我們感到有趣、重要或急迫的工作上,利用上述提供社交生產機會的媒體,共同創造事物、集合剩餘和特定才能,以完成有用的計畫—就是我們這個時代重大的新機會,它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模式—只要你能善用它。



(本文轉載自克雷.薛基新書《下班時間扭轉未來:休閒時間 x 網路連結 = 改變世界的決勝點》,由行人出版)


原文網址: 陌生人讓你的生活更好 - 下班時間扭轉未來

留言